在最難的時候,一把手低調退休了——這令東風本田的員工陷入了新迷茫。
(相關資料圖)
8月10日,明鏡Pro獨家獲悉,東風本田執(zhí)行副總經理鄭純楷在當天宣布退休,目前其職位由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建新代理。東風集團未就東風本田中方一把手做出更新的安排。這種空缺在東風本田的歷史上比較罕見。有意思的是,東風集團目前也處于一把手的空窗期。在今年4月宣布原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退休之后,該集團董事長一職一直處于代理狀態(tài),而令人未曾料到的是這種代理也延續(xù)到子公司上。
鄭純楷是一個“老東風人”,其在1985年從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動力專業(yè)畢業(yè),而后進入東風康明斯前身的柴油發(fā)動機廠,此后一直在東風工作。1998年,鄭純楷開始擔任東風本田發(fā)動機總經理一職,2011年7月鄭純楷升任東風乘用車副總經理。2018年1月,鄭純楷調任東風本田執(zhí)行副總經理,屬于“高位接盤”。
資料顯示,東風本田在2017年銷量為72.7萬輛。在隨后,東風本田開啟攀高之旅,其在2018年銷量為697,015輛,其中12月單月銷量達107,356輛。
從2019年開始到2020年,東風本田銷量還在一路高漲。特別是在疫情第一年的2020年,在丟失三個月的情況下,東風本田卻創(chuàng)下其成立17年來最高銷售紀錄,發(fā)車85萬輛,同比增長6%。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已經顯現出來潛伏的危險。在終端,東風本田的問題已經開始浮現。
“當時庫存比較大,經銷商抱怨很多。另外在價格上也壓得非常低了。”該公司一位人士在當時告訴明鏡Pro。為了完成集團的銷量和利潤目標,當時東風本田被極限施壓,而在這種緊繃之下,其也沒有能夠撐太久。
2021年,東風本田銷量目標定在了年銷100萬輛,但市場受阻明顯。在多番努力下,2021年,東風本田全年銷量下滑至79.3萬輛。2022年,東風本田年銷量為652,406輛,同比下降17.76%。但是,這個時候東風本田已經難以繼續(xù)撐住。“庫存太多。”該公司有員工表示。
在今年3月,東風本田在武漢第一個打響價格戰(zhàn)。東風本田旗下多款車型開啟掀桌子式大降價,最高優(yōu)惠幅度達到了6.8萬元。當時的情況危急到什么地步?
據了解,當時東風本田有近8萬臺車在庫存之中,如果按照均價15萬元來計算,這就有120億元的資金。這還不包括倉儲等費用。不過,降價也只是短期地改變東風本田的銷量,并未真正意義上改變其發(fā)展軌跡。
從目前來看,在2023年的東風本田已經陷入了徹底的迷茫之中。在前不久東風本田20周年成立大會上,這家合資公司尷尬地“慶生”——只有過去,沒有未來。
在當天東風本田公布了其“面向未來”的代號為“創(chuàng)未來2030”的新戰(zhàn)略。這個新戰(zhàn)略的核心是:2027年東風本田將不再投放燃油新車,2030年前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。同時,東風本田將依托e:NS、e:HEV/e:PHEV強電智混以及全新自主品牌車型的產品矩陣,全面構筑東風本田品牌。
實際上,這些新戰(zhàn)略基本都是此前已經公布過的事情。比如在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新車,則是本田在2021年“中國電動化戰(zhàn)略發(fā)布會”上的老動作了。當時除了對外宣布將全面開啟電動化轉型的消息,本田還帶來了名為“e:N”的全新電動車品牌。同時,本田還計劃在未來的5年內(2027年之前),連續(xù)推出10款本田品牌純電動車,全面提速推進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布局。
而至于全新自主品牌,則是重啟此前合資自主,作為其電動化轉型的承載。這個“全新自主品牌”計劃在2022年在業(yè)內流傳,在2023年年初和4月的上海車展上都有公布。而在20周年這一關鍵節(jié)點上,東風本田對未來也并沒有拿出更清晰的路線圖。這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事情。實際上,正是這種僅有口號,而沒有落地的轉型,讓東風本田內部和經銷商體系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。
有東風本田經銷商表示,其最懷念的是2012年-2020年這幾年時間,東本確實很好。盡管中間2014年比較慘淡,但對經銷商而言是能夠看到希望,可以預期東風本田的轉折時間點,能夠看到企業(yè)的努力,而現在大家看不到這種希望在何處。“從投資人角度來說,今年虧明年賺是很正常的事情,大家不會在意,現在恐慌的是沒人知道——東本領導也不知道下半年怎么干,明年怎么干,未來三年怎么干。”
特別是,東風本田推出的電動車,還處于油改電階段,銷量也十分慘淡。這也沖擊了投資人信心。
在東風集團內部,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是集團兩大利潤奶牛,是最重要的合資板塊。不過,最近兩年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都面臨著較大的發(fā)展壓力。其中東風本田在市場端下滑嚴重。由于東風本田最近幾個月未曾公布其月銷量,僅能從本田中國的銷量中簡單計算。7月,本田在華新車銷量為8.97萬輛,其中廣汽本田銷量為4.2萬輛,由此來看,東風本田的銷量為4.7萬輛左右。而作為對比,去年同期東本的銷量為65,219輛,在一年時間中縮水近2萬輛。
這帶來了巨大的連鎖反應。據明鏡Pro了解,在東本今年年中內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東本經銷商虧損面超過了50%,而具體的數字遠超外界預期,據內部人士透露超過了60%。(注:這一數字未能得到官方確認)不過,盡管如此,東風本田在上述內部會議上依然希望在2023年-2025年每年完成70萬輛的目標。
“領導提了產品問題,電動化不足,也說了營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變化,包括用戶運營、定制化生產、體驗中心等,但只是說要轉變,但怎么轉變沒有說。”有該公司人士說道。而在東本內部,現在重點是“全員技術重塑”,提升員工技能,而公司層面依舊是那本經。
在東風本田的銷量中,其有三個支柱,分別是CR-V、CIVIC、XR-V,現在crv勉強還能應付,而CIVIC價格差到一塌糊涂,XR-V就別提了。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,2023上半年,三款車型累計銷量分別為2.39萬輛、7.5萬輛和5.59萬輛,同比下滑分別為65.94%、34.1%和23.93%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,這三款車型已經難以挑起整個東風本田的大梁。
面對銷量滑坡,XR-V和思域曾在今年7月份曾做出限時降價,其中思域價格已經低至8.99萬元起,而XR-V則降價只9.29萬元起。
“現在超過5萬輛庫存,每天最低生產量,大概一天就生產1,000多臺。”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對明鏡pro透露說。
而在7月,關于東風本田還出現了2個不好的傳言:其一是東風本田第二工廠將被售出(或如神龍一樣被收回土地),其二是東風本田資金量斷裂。不過,這些目前都未被證實。但這些充滿危險性的傳言,側面反應了東風本田目前的狀態(tài)并不太好。對于鄭純楷而言,其將東風本田帶到了巔峰,也伴隨著走入了現在的低谷,其功過很難簡單定論。而對于東風本田而言,它現在急需要一個強硬的改革派來帶領它走出現在的迷茫。
在東風本田7月慶祝自己的20周年時候,更像是上演了一番“誰的青春不迷?!薄,F在,誰能來幫助東風本田走出迷茫,找到方向完成轉型?